孙膑,生卒年不详,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,兵家代表人物。汉族,孙膑生于阿、鄄之间(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、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)。是孙武的后代。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,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,身体残疾,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,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,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,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,奠定了齐国的霸业。
生平简介
孙膑是孙武后代,曾与庞涓为同窗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,深谙《孙子兵法》
。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,因嫉贤妒能,恐孙膑取代他的位置,骗孙膑到魏使用奸计,孙膑被处以髌刑。齐欣赏其兵法韬略后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,被田忌善而客待。后通过田忌赛马被引荐与齐威王任为军师。马陵之战,身居辎车,计杀庞涓,打败魏军。著作有《孙膑兵法》,部分失传。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汉墓中挖掘出土有《孙膑兵法》残简,现藏于临沂金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,其书有一万一千余字。
经典语录
故民见人而未见死,蹈白刃而不旋踵。
使民虽不利,进死而不旋踵,孟贲之所难也,而责之民,是使水逆流也。
发而为正,其未发者奇也。奇发而不报,则胜矣。有余奇者,过胜者也。
足以静为动奇,佚为劳奇,饱为饥奇,治为乱奇,众为寡奇。
同不足以相胜也,故以异为奇。
形以应形,正也;无形而制形,奇也。奇正无穷,分也。分之以奇数,制之以五行,斗之以形名。
见胜如见日月。其错胜也,如以水胜火。
形者,皆以共胜胜者也。以一形之胜胜万形,不可。所以制形壹也,所以胜不可壹也。
故善战者,见敌之所长,则知其所短;见敌之所不足,则知其所有余。
形胜,以楚越之竹书之而不足。
形胜之变,与天地相敝而不穷。
形莫不可以胜,而莫知其所以胜之形。
故圣人以万物之胜胜万物,故其胜不屈。
战者,以形相胜者也。
有名之徒,莫不可胜。
故有形之徒,莫不可名。
有所有余,有所不足,形势是也。
有生有死,万物是也。有能有不能,万生是也。
代兴代废,四时是也。有胜有不胜,五行是也。
故战势,胜者益之,败者代之,劳者息之,饥者食之。
赏高罚下,而民不听其令者,其令,民之所不能行也。
赏未行,罚未用,而民听令者,其令,民之所能行也。
故战势,大阵□断,小阵□解。后不得乘前,前不得然后。进者有道出,退者有道入。
故一节痛,百节不用,同体也。前败而后不用,同形也。
分定则有形矣,形定则有名[矣]天地之理,至则反,盈则败,阴阳是也。
“知道,胜。不知道,不胜”。
“知天”“知地”“内得其民之心,外知其敌之情”
战胜而强立,故天下服矣。
|